学校简介
国防科技大学是中央军委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高等教育院校。1959年被确定为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硕、博学位的院校,是全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22所院校之一,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等国家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计划。
科技领军人才
人才层次
能够引领本领域创新发展,学术造诣深厚,业绩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提升军队战斗力具有关键性作用,年龄一般不超过五十五周岁,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或者当选发达国家院士的专家;
(二)国家级人才工程领军层次人选;
(三)全国创新争先奖或者相当奖励的获得者;
(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或者相当水平团队的带头人;
(五)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以上或者相当奖励项目的技术负责人;
(六)发表引领本领域前沿方向、具有国际影响力学术论文的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
(七)国家实验室,国际大科学计划(工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工程项目的首席专家或者技术负责人;
(八)国防科技领域重大工程型号的总设计师或者副总设计师;
(九)担任国际学术组织理事以上职务或者全国一级学会负责人;
(十)经国内外同行权威认定,具有以上相当学术技术水平的专家。
学科拔尖人才
能够引领学科发展,学术技术水平高,业绩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对提升军队战斗力具有重要作用,年龄一般不超过五十周岁,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国家级人才工程拔尖层次人选;
(二)省(部)级人才工程领军层次人选;
(三)中国青年科技奖或者相当奖励的获得者;
(四)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防科技卓越青年科学基金等基金项目的获得者;
(五)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以上或者相当奖励项目的技术负责人;
(六)在本领域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具有重要影响力学术论文的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
(七)国家实验室,国际大科学计划(工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工程项目的核心骨干;
(八)国防科技领域重大工程型号各大系统的总设计师或者副总设计师;
(九)担任国际学术组织委员以上职务或者全国一级学会副理事长以上职务;
(十)经国内外同行权威认定,具有以上相当学术技术水平的专家。
青年科技人才
在本专业领域崭露头角,具有创新潜力,对提升军队战斗力具有较大作用,年龄一般不超过四十周岁,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国家级人才工程青年层次人选;
(二)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或者相当层次基金的获得者;
(三)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以上或者相当奖励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工程项目,或者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团队的主要成员;
(五)省(部)级人才工程拔尖层次人选;
(六)入选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等国内优秀博士后人才;
(七)在本领域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具有较大影响力学术论文的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
(八)掌握独特技能和专长,对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的人才;
(九)经国内外同行权威认定,具有以上相当学术技术水平的青年骨干。
学术新秀人才
在本专业领域具有丰富学习经历、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创新能力,对提升学校教学科研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或者国家最近一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或者综合排名世界前200名的海外高校博士毕业生。其中,拟直接引进文职人员的,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省(部)级人才工程青年层次以上人选;
(二)省(部)级杰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或者相当层次基金的获得者;
(三)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以上或者相当奖励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四)省(部)级科技重大专项等工程项目,或者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团队的主要成员;
(五)获得国家博士后基金资助、学校“德雅青年学者博士后”支持计划人选;
(六)省级以上一流课程、教学成果一等奖主要完成人(排名前3),教学比赛二等奖以上及相当奖励获得者;
(七)在本领域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具有一定影响力学术论文的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
(八)掌握独特技能和专长,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的;
(九)经国内外同行权威认定,具有以上相当教学能力或者学术技术水平的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