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农业大学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优秀博士、副教授、教授等高层次人才,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为您提供最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最广阔的事业发展平台和最舒适的生活环境,为您施展才华、实现梦想搭建最好的舞台。 热烈欢迎海内外有志之士前来应聘,共同建设强盛的沈阳农业大学。
一、学校简介
沈阳农业大学是省属本科高校,始建于1952年,时名沈阳农学院,1985年更为现名,邓小平同志题写了校名。作物学、园艺学、兽医学等7个学科入选省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植物病理学、土壤学、蔬菜学为农业部重点学科,林学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
学校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占地面积约10205亩(含试验用地),有专任教师1255人,在校生近2.1万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点1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4个,本科专业43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近五年,毕业生近2.2万人,67%在辽宁就业创业。
学校粳稻栽培育种、设施园艺、生物炭、人兽共患病等领域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特种玉米、十字花科育种、特色浆果育种与加工、柞蚕资源利用等研究优势突出。牵头组建中国生物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设施园艺科技与产业创新联盟,获科技部、教育部批准建立全国首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学校在全省14个市30个县(区)100多个乡(镇)设立科教基点,建立科教兴农试验、示范基地,先后选派236个科技特派团600余名科技特派员服务农业生产第一线,培训农村经纪人、新型职业农民等各类农业人才30多万人次,支持和哺育了禾丰牧业等一批全国一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陈温福院士团队研发的北方超级稻、生物炭肥料,李天来院士团队推广的设施蔬菜、几代沈农人自主研发的寒富苹果,新民草莓、法库的牛、昌图生猪、黑山蛋鸡、西丰梅花鹿等已经成为区域特色产业。
学校首创全球生物炭领域英文期刊BIOCHAR,在土壤科学领域全球排名第一,成功举办生物炭国际学术大会。在全国率先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建立人兽共患病联合实验室等5个国际合作实验室。参与发起“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和“丝绸之路”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与35个国家101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
学校拥有比较完整的农业教育科研体系。设有16个学院、4个教学部(中心),现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17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43个本科专业;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农业部重点学科。学校入选辽宁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7个学科再次入选辽宁省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
学校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科技部和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内的省级以上科研平台94个、基础实验室及实验教学中心19个。“十三五”期间,共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课题)3670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项,课题37项、获批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287项,签订各类科技服务(转化)合同1913项,科研经费累计达10.3亿元。
学校现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8人次,省级高层次人才397人次,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杰青等系列人才26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7人,农业农村部科技专家15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员先进集体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
学校建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省部共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15个。
近五年,获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的资政建议2项、国家科技奖励2项、省级科技奖励20项、全国农牧渔丰收奖1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8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奖1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63项、社科基金8项,主持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重点研发计划5项。省内转化科技成果1936项,2022年一项科技成果省内转化1200万元,实现辽宁省农业领域技术转让金额历史性突破。
学校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在育德、育能、育责上下功夫,培养了一大批顶天立业的农业人才。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输送本、专科生和博士、硕士研究生16万人,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面向“十四五”,学校正向着建设“全国一流,东北特色,沈农品质”的高水平大学目标迈进。
二、地理位置
学校坐落在沈抚同城连接带中心区域天柱山南麓,东与世界文化遗产清福陵毗邻,南与沈水浑河相望,占地面积10246亩。学校门口即为东西快速干道,紧邻二环,距环城高速东陵收费口一路之隔,距沈阳桃仙机场22公里,距沈阳北站11公里,距沈阳商业街中街9公里,生活交通十分便利。校园环境幽雅,风景秀丽,人文气息浓厚,教学、科研条件优越.
三、招聘高层次人才岗位目录(部分)
一、
|
四、招聘高层次人才条件及待遇
(一)第一层次
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一条。
1.中国科学院院士;
2.中国工程院院士;
3.“国家特支计划”杰出人才入选者。
待遇:
1.聘任教授职务;两年内提供实验室建设经费、科研启动费;一次性提供安家费;
2.校内岗位津贴;
3.配备专职秘书1人;
4.配备科研团队;
5.为配偶安排工作,安排子女入托、入学。
(二)第二层次
条件:具有博士学位;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且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一条。
1.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入选者。
待遇:
1.聘任教授职务;两年内提供实验室建设经费、科研启动费,一次性提供安家费;
2.校内岗位津贴;
3.配备专职科研助手1人;
4.为配偶安排工作,安排子女入托、入学。
(三)第三层次
条件:具有博士学位;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且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一条。
1.国家“新世纪优秀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
2.“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
3.国家级教学名师;
4.国家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科技发明奖二等奖(含二等奖)以上的第一获奖者;
5.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或主持人;
6.国家社科基金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持人;
7.近三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Science》、《Nature》或《Cell》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专业人才。
待遇:
1.聘任教授职务;两年内提供实验室建设经费、科研启动费,一次性提供安家费;
2.每年校内岗位津贴;
3.为配偶安排工作,安排子女入托、入学。
五、应聘方式
应聘程序:个人申请、资格审查、学院考核、专家组综合考察、学校审批。
意向者请提供以下材料:
1、个人详细简历(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主要学习经历(从大学算起)、主要工作经历、研究方向及内容、所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等)1份;
2、近5年内发表的论著清单,能代表本人学术水平的3-5篇代表作全文扫描件,所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检索相关证明;
3、主持科研项目、获奖及专利等证明村料的扫描件或复印件;
4、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或扫描件,国外学位获得者还须提供教育部《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5、担任现职、国际学术任职以及社会兼职相关证明材料;
有意者可随时与各学院联系,并将简历及相关材料发送至邮箱。经学院确认后填写《沈阳农业大学公开招聘人员考核审批表》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六、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120号
学校主页:www.syau.edu.cn
邮 编:110866
人才工作办公室联系人:闫桂波 张宁宁
电 话:024-88764029
请将您的简历发送至我处邮箱 rcgzbgs@syau.edu.cn,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本网站所转载内容的源网站以及涉及的相关单位及个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网站所有者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有侵权的行为,请及时与客服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并配合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