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心背景介绍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于2012年7月,并于2014年10月通过教育部认定,是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中心目前已成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国家权威机构、高层次评价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基础教育质量决策支撑平台。自成立以来,中心持续承担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牵头研制教育部发布的系列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研发九大学科领域国家监测标准和工具、十余套智能化测评系统和平台,助力搭建我国基础教育评价的“四梁八柱”,每年监测覆盖全国千县万校、数十万名学生,研制千余份各类监测报告,支撑国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可比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在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中心是北京师范大学直属二级院系,为研究生独立招收和培养单位,聚焦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两个双一流A+一级学科下设置四个特色专业方向,自2015年起招收硕、博士研究生。十年来,中心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国际交流等方面成效显著。
二、招聘岗位信息
现因中心发展需要,面向社会诚聘人才,具体岗位需求如下:
101 算法工程师(1人)
岗位职责:
1.参与或承担教育质量监测基本任务,完成信息上报、样本抽取、测试项目准备、技术答疑等监测业务支持工作;
2.负责相关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工作,对项目目标进行量化,制定工作计划,跟进项目进度,推进系统研发,把控交付质量;
3.负责项目招标流程,具备撰写招标文件、招标需求、委托协议、合同等能力,能推动执行并达到招标目标,控制招标风险;
4.负责协调各种项目资源,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参与项目管理制度、文档模版、项目管理知识库建立;
5.负责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存储和分析等工作,负责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和报告撰写等工作。
任职条件:
1.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年龄不超过35周岁,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2.硕士及以上学历,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数学、统计学、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专业,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3.热爱计算机科学和互联网技术,对人工智能类产品有浓厚兴趣;精通至少一种编程语言;具备项目管理经验优先;
4.具备扎实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功底,熟悉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分布式计算、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语音识别与合成中一项或多项;
5.具备较强的文字功底以及沟通协调组织能力;
6.工作细致、认真、有责任心,有良好的团结协作和奉献精神。
102 运维工程师(1人)
岗位职责:
1.参与或承担教育质量监测基本任务,完成信息上报、样本抽取、测试项目准备、技术答疑等监测业务支持工作;
2.负责相关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工作,对项目目标进行量化,制定工作计划,跟进项目进度,推进系统研发,把控交付质量;
3.负责项目招标流程,具备撰写招标文件、招标需求、委托协议、合同等能力,能推动执行并达到招标目标,控制招标风险;

4.负责协调各种项目资源,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参与项目管理制度、文档模版、项目管理知识库建立;
5.负责内部机房及基础服务器运维管理,阿里云服务器运维管理;
6.负责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负责系统运维及网络运维等相关工作和服务。
任职条件:
1.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年龄不超过35周岁,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2.硕士及以上学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通信工程、网络工程专业,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3.具备项目管理经验者优先,对教育学、心理学有一定了解;
4.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项目管理工具;
5.具备较强的文字功底以及沟通协调组织能力;
6.工作细致、认真、有责任心,有良好的团结协作和奉献精神。
103工具研发岗(2人)
岗位职责:
1.参与监测相关领域政策、研究文献、研究项目的调研及分析;
2.参与学科监测工具研发、数据采集及分析;
3.参与监测相关工作的沟通及协作;
4.完成相关事务性工作(会议组织筹备等)和部门间的协调沟通;
5.参与新题型的研发;
6.完成中心交办的其他工作等。
任职条件:
1.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年龄35周岁以下,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2.硕士及以上学历,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统计与测量,数学、科学等理科类的学科教育专业优先,体育教育优先)、统计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3.熟练使用常用办公软件、统计软件(如SPSS、Mplus等);有大型调研项目背景、问卷编制经验者、计算机测验工具研发经验者优先;
4.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工作执行力强。
三、岗位性质
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合同制人员(非事业编,不解决北京户口)。
四、发展空间与待遇
1.中心根据个人工作能力与绩效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统一缴纳五险一金;
2.一经录用,即入北京师范大学校内工作,可享受北师大图书馆、体育场、校园食堂等校内公共资源;
3.中心工作环境温馨,氛围融洽,晋升渠道畅通,有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4.中心有寒暑假,可入校工会参与各项工会活动及享受相关福利;
5.学习资源丰富,可参加校内多种培训课程、本科及研究生课程学习;符合相关条件者可参加心理学、教育学、教育质量监测等方面的行业顶尖会议、出国学习等;
6.工作满三年、有能力者可申请进一步攻读学位。
五、选拔方式和程序
面向校内外进行公开招聘。按照个人申请、材料审核、面试等环节,对拟聘候选人进行综合考察,择优录用。
六、申请方式
以上招聘岗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办理相应手续,享受国家规定的社保公积金待遇。岗位薪酬参照中心薪资体系执行,特别优秀者待遇面议。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发送至邮箱:jcxtzx-hr@bnu.edu.cn,简历和邮件主题都请注明“岗位代码+岗位名称+姓名+专业+毕业学校名称”。
截止时间:2025年3月7日。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