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简介
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泉州装备中心”)为海西研究院下属的5个研究中心之一。泉州装备中心以国家制造强国发展战略为指南,聚焦智能制造、新能源、具身智能等领域开展人才引育、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泉州装备中心目前有各类人员450人,其中国家、省部级人才70余人。具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培养点”和“电子信息工程硕士培养点”。现有电机驱动与功率电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信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福建省复杂动态系统智能辨识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工业互联网智能感知与决策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机器人智能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数字化装备与柔性制造创新中心等15个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平台。
岗位需求
岗位需求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表岗位,诚邀智能制造、新能源、具身智能及相关领域人才加盟!
岗位编号 |
学历学位 |
专业 |
研究方向 |
应聘要求 |
P2501 (团队负责人) |
博士 |
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电气自动化类等 |
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相关方向 |
具备高水平创新能力,在本领域国际顶级刊物发表重要创新论文;或具备重大工程能力,在本领域作为主持人承担重大科技项目。有良好的团队及平台组织能力,能组建并带领团队做出重要贡献。 |
Q2501 |
博士 |
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电气自动化类、机械工程、数学、物理类 |
传感技术、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机器人与具身智能 |
具有较好学术水平或者工程经验,具有领域旗舰期刊发表经历或者重大项目核心参与经验优先 |
Q2502 |
博士 |
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科学、电气自动化、机械工程类 |
机器人系统控制 |
具有C++,python或C#编程能力,熟悉一种机器人操作系统及机器人运动控制模拟器;熟悉图像及力矩传感器、对机器人控制系统开发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发表过相关领域高水平论文或具备3年以上实际工程项目经验者优先 |
Q2503 |
博士 |
计算机硬件技术类、航空航天类、电子信息类、通信信息类、电气自动化类 |
信号处理或微波工程相关。 |
具有FPGA、ARM、DSP、Linux等平台信号处理算法实现经验者优先;2、具有SDR(软件无线电)应用经验者优先;从事合成孔径雷达、运动目标检测及跟踪、微多普勒等相关信号处理研究或从事雷达系统、射频电路、天线设计等相关研究;在领域内主流期刊发表过高水平SCI论文或参与过重大项目的优先。 |
Q2504 |
博士 |
材料物理与化学类 |
生物材料、生物3D打印、可吸收可降解医疗器械 |
具有相关研究经历和基础,发表SCI一区论文两篇以上 |
Q2505 |
博士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电子信息类、通信信息类、电气自动化类 |
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多媒体信号处理和传输;医学图像和医学工程;通信技术和算法的研究 |
博士毕业后工作或从事博士后2年以上,发表SCI一区论文1篇或二区符合任职条件的论文。具有海外博士后研究经历或从相关领域研究经验者优先考虑。 |
Q2506 |
博士 |
博士毕业后工作或从事博士后2年以上,精通编程者优先;在相关研究领域发表SCI二区论文1篇以上。同等条件下,有重大项目验者优先。 |
||
Q2507 |
博士 |
光学工程、应用物理、精密仪器及相关专业 |
物理检测方法研究、装置仪器研制 |
在计算成像、光学检测、光学仪器方向具有较好的工作基础,在相关领域内发表过高质量学术论文者或有仪器研制项目经验者优先考虑。 |
Q2508 |
博士 |
计算机、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类、通信信息类、电气自动化类 |
电池系统智能管理与优化控制 |
具有算法设计与优化,大模型开发经验者优先;具有FPGA、ARM、DSP、Linux等平台信号处理算法实现经验者优先;具备良好的英文读写能力,能独立完成论文撰写工作,并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过高质量学术论文者优先。 |
Q2509 |
博士 |
电子信息类、通信信息类 |
无线通信、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
具备扎实的通信、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基础,在本领域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过创新论文;具有较强的工程开发经验者优先,包括FPGA、嵌入式、软件开发等。 |
引进待遇
薪酬待遇: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岗位聘用(事业编),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并根据科研业绩发放科研绩效,上不封项。引进人才入选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或泉州装备中心人才计划的,享受相应安家生活补助和科研经费详见《所级人才计划一览表》。引进人才符合省市相关引才政策条件的,可在薪酬基础上叠加享受各类资助经费,详见《省市相关认定类引才政策汇总》。
生活保障:免租金拎包入住公寓(一房一厅/两房一厅),子女可入读泉州市晋江市优质公办学校。
所级引进人才计划一览表 |
|||||
所级人才计划 |
基本条件 |
年龄上限 |
生活补助经费 |
科研经费 |
|
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 |
“卢嘉锡杰出人才”计划 |
应在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高校或大型企业研发机构担任教授或相当岗位的任职经历;达到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百人计划”A类项目、国家 “杰青”、教育部“长江学者”等标准。 |
45周岁 |
200万元 |
300-800万元 |
“百人计划” |
在相关领域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高校或大型企业研发机构同一领域有至少5年以上独立工作经验。国内申请人需具有教授或相当岗位的任职经历。 |
40周岁 |
60万元 |
150万元 |
|
“团队百人计划” |
在相关领域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高校或大型企业研发机构有3年以上独立工作经验,国内申请人需具有副教授或相当岗位的任职经历。 |
35周岁 |
60万元 |
100万元 |
|
“青年关键工程人才计划” |
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持有显著工程产业化价值的核心专利或技术,或参与国家重大项目、战略项目并取得标志性成果;持有的应用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的技术方案切实可行,有良好工程产业化前景,或持有为推进企业重大技术进步而开展的产学研合作项目。 |
40周岁 |
– |
200万元,50万元 (分两档) |
|
后备青年人才 |
获得国内外知名院校博士学位且符合研究所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条件(无承担项目要求)。海外人才可放宽至符合破格竞聘研究所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条件。 |
35周岁 |
30万元 |
– |
|
泉州装备制造研究中心 |
引进高层次人才 |
符合泉州装备中心的学科布局重点领域,具备高水平创新能力,符合相应岗位聘用条件。 |
– |
10-100万元 |
50-200万元 |
省市相关认定类引才政策汇总 |
||||||
人才政策 |
安家补助/生活津贴 |
工作经费 |
购房补贴 |
部分认定条款节选 |
||
福建省 |
高层次人才 (认定) |
特级人才 |
700万元 |
– |
– |
福建省C类人才/泉州三层次人才/晋江三层次人才:近5年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同等贡献作者)在国际高水平科技期刊(JCR一区,以文章发表时分区情况为准)发表论文5篇以上。 泉州三层次人才/晋江三层次人才:近5年内,毕业于国际知名的“三大世界大学排名”最新同时排名前100大学的博士。 泉州四层次人才/晋江四层次人才:近5年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同等贡献作者)身份在国际高水平科技期刊(所在专业领域JCR二区以上)发表论文5篇以上。 泉州四层次人才/晋江四层次人才:博士毕业于国际知名的“三大世界大学排名”最新同时排名前200的大学或中国科学院大学,且有1年以上工作经历者; 泉州五层次人才/晋江五层次人才:取得博士学位者。 |
A类人才 |
200万元(海外) 100万元(国内) |
– |
– |
|||
B类人才 |
100万元(海外) 50万元(国内) |
– |
– |
|||
C类人才 |
50万元(海外引进) 25万元(国内引进) |
– |
– |
|||
泉州市 |
高层次人才 (认定) |
一层次 |
100万元 |
100万元 |
80万元 |
|
二层次 |
50万元 |
50万元 |
40万元 |
|||
三层次 |
25万元 |
25万元 |
20万元 |
|||
四层次 |
15万元 |
15万元 |
10万元 |
|||
五层次 |
5万元 |
5万元 |
5万元 |
|||
晋江市 |
产业人才 (认定) |
一层次 |
15000元/月 |
– |
100万元 |
|
二层次 |
10000元/月 |
60万元 |
||||
三层次 |
8000元/月 |
30万元 |
||||
四层次 |
5000元/月 |
20万元 |
||||
五层次 |
3000元/月 |
10万元 |
||||
硕博人才 |
11万元(博士) |
– |
– |
取得博士学位者 |
基本条件:
(一)具有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二)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三)具体岗位条件详见《岗位条件一览表》,业绩优秀者,特别优秀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岗位条件一览表 |
|||
岗位类别 |
引进条件 |
年龄上限 |
预估可享受所级及省市安家生活津贴 |
正高 (研究员/正高工) |
获得国内外知名院校博士学位且符合研究所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条件。海外人才可放宽至符合破格竞聘研究所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条件。 |
45周岁 |
80-130万 |
项目正高 |
40周岁 |
50-100万 |
|
副高 (副研究员/高工) |
获得国内外知名院校博士学位且符合研究所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条件。海外人才可放宽至符合破格竞聘研究所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条件。 |
35周岁 |
50-100万 |
项目副高 |
35周岁 |
50-100万 |
|
中级 (助研/工程师) |
获得国内外知名院校博士学位具有一定科研水平和发展潜力的博士(后)。 |
35周岁 |
20-70万 |
博士后 |
毕业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具有较强科研水平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博士(后),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
35周岁 |
如获得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博士后计划支持,可叠加享受相关支持条件 |
应聘方式
应聘者将个人简历、代表性成果、学历/学位证书、工作经历证明或职称证明、护照/身份证复印件及其他相关材料,通过邮件(邮件命名“岗位编号-姓名”)发送到qzzbs@fjirsm.ac.cn。
对受邀来所交流的应聘人员,可补贴来访差旅费用。
联系方式
联系人:吴老师、卓老师 , 0595-68181988
Email:wzq@fjirsm.ac.cn, zhuoyifan@fjirsm.ac.cn
地址:福建省晋江市科创新区泉州装备制造研究中心
本公告公布的岗位随时受理申请,欢迎联系。